2025年8月,哈佛大学正式公布2026年秋季入学招生政策,延续疫情期间的灵活措施,同时推出更慷慨的财务援助计划。这场全球顶尖学府的招生变革,既反映了后疫情时代教育公平的探索,也揭示了精英教育选拔标准的演变。
哈佛2026fall共收到61,220份申请,最终录取1,954人,整体录取率降至3.2%,创历史新低。这一数字较2025届的3.4%进一步收缩,反映出全球顶尖学子对哈佛的追捧持续升温。值得注意的是,早申阶段(Early Action)录取740人,常规阶段录取1,214人,早申录取率约为7.9%,远高于常规阶段的2.7%,凸显"早申优势"依然显著。
哈佛继续推行"考试可选"政策,允许申请者不提交SAT/ACT成绩,但明确建议提交以增强竞争力。数据显示,2026届录取学生中,83%选择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,其中SAT平均分达1520-1580,ACT平均分34-36。这一数据表明,尽管政策放宽,顶尖申请者仍倾向于用高分证明学术能力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被录取学生需在入学前提交考试成绩,用于学术咨询与课程分配,未提交者可能影响选课自由。
哈佛宣布自2025-2026学年起,大幅扩展财务援助计划:
家庭年收入低于$75,000:全额免除学费、住宿费及杂费;
家庭年收入低于$100,000:学生无需支付任何费用;
家庭年收入低于$200,000:免除学费,仅需支付住宿及杂费。
这一政策使超过70%的本科生有望获得经济支持,中产家庭年均自费额度降至$15,700以下。校长Claudine Gay强调:"教育不应受经济条件限制,我们将持续降低优秀学生追求梦想的门槛。"
在"全人评审"框架下,哈佛招生官更关注申请者的独特性:
课外活动深度:78%的录取学生参与过社区服务,62%有科研或创业经历;
领导力体现:45%的学生担任过学生组织主席或项目负责人;
文化多样性:非洲裔学生占比15.5%,亚裔学生占27.8%,拉丁裔学生占12.6%,国际学生来自94个国家。
值得注意的是,疫情期间兴起的线上活动(如虚拟实习、在线课程)被明确纳入考量,但招生官更青睐"持续三年以上且有实质成果"的长期投入。
哈佛2026fall的招生政策,既延续了精英教育的严苛标准,又通过财务援助和考试政策调整传递出包容性信号。对于申请者而言,这既是挑战,更是通过差异化竞争脱颖而出的机遇。正如招生官所言:"我们寻找的不是完美的人,而是能利用哈佛资源改变世界的人。"
end
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
名校来了
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,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,上海第二十六届国际名校来了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26号[周日]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2层宴会厅举办。现场邀请上海5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/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,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,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,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!
近期展会详情
点击下方图片
立即预约择校展名额
①特别声明:本站点注明为"原创"的文章,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,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;
②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未注明“原创”的文章,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,联系邮箱:85861739@qq.com